20世紀80年代以來,隨著控制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出現(xiàn)了一種更加合理的實驗室氣流控制方法,即變風量控制。變風量控制是通過實驗室通風柜調節(jié)門開度的變化或實驗室內實驗室通風柜風速的變化來調節(jié)系統(tǒng)的送風量和排風量,從而保證無論調節(jié)窗開度如何,實驗室通風柜的風速始終可以準確控制在0.5m/s。該系統(tǒng)適應性強,能在充分保證防護的前提下降低能耗,但對閥門的控制精度和反應速度要求較高。
設備及材料的正確擺放位置
1.器材應盡量靠通風柜內部深處放置,并至少距離調節(jié)門15至20厘米。
2.當放置設備高度超過10厘米時,此設備下方需要有氣流通道,可使用不銹鋼支架將設備架高,中空型或孔狀支架可以降低對氣流形態(tài)的干擾。
3.應避免在通風柜內放置過多的儀器設備,在通風柜內的裝備或其它設備總面積不得超過臺面板面積50%。
4.通風柜內如須使用需接電源的儀器設備時應注意,該設備應接地,降低火花產生的可能性。電源線應從下方進氣口處拉出,外接電源插座,電源插座也應有完善及經過認證的接地設施。
5.由于一般在通風柜內的上方以及調節(jié)門的后方都會有逆流及渦流存在,所以應盡量避免在這兩個部位產生大量氣流擾動。
通風柜正確操作模式:
1、玻璃視窗全開狀態(tài)僅在組裝、調試內部儀器設備或清潔柜內空間時方允許出現(xiàn),此為“調試狀態(tài)”。
2、調玻璃視窗開至使用者手肘處(半開),使操作人員手伸入柜內操作實驗,而胸部以上則受玻璃視窗安全鋼化玻璃所屏護,此為“正常操作狀態(tài)”。
3、調節(jié)門開至開度,操作人員離開,使柜內實驗程序自行反應或暫停實驗,此為“待機狀態(tài)”。
4、實驗人員在通風柜實驗進行中時,應避免將頭伸入調節(jié)門內,以避免危險。
5、通風柜內應避免放置過多非必要物品、器材,以免干擾空氣的正常流動,造成擾(湍)流。
6、實驗過程中、完成后通風櫥門不要拉得過高。
7、操作人員在結束工作、離開通風柜前,應將通風柜內設備電源關閉,并將所有水、電、氣開關予以關閉,將調節(jié)門降至位置后方可離開。